第一章 网络的发展与传播特征1第一节 当下网络的技术特征2一、 内容生态平台2二、 用户参与4三、 大量的“微内容”5第二节 当前网络的社交化传播6一、 熟人圈子: 传播的起点和归宿7二、 想象互动: 交往主体的“在场”与“缺席”10三
第一章 网络的发展与传播特征1第一节 当下网络的技术特征2一、 内容生态平台2二、 用户参与4三、 大量的“微内容”5第二节 当前网络的社交化传播6一、 熟人圈子: 传播的起点和归宿7二、 想象互动: 交往主体的“在场”与“缺席”10三、 语境消解: 多元受众之下的“表演”12四、 社交传播之下的效果审视15第三节 社交化传播在公共事务中的表现16一、 人际扩散: 少量粉丝即可获得巨量传播17二、 圈群传播: 无中心、极化与归因偏见19三、 关系背书: 简易框架即可动员24第二章 网络语境下公共事务中的政府与网民26第一节 网络在政府公共事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共识与分歧27一、 关于网络在政府公共事件治理中作用的共识28二、 关于网络公共领域的意见分歧31三、 关于网民理性与非理性的分歧33第二节 公共事件治理中的网民与政府36一、 “主动出击”的政府37二、 公共事务中积极的网民42第三章 公共事务治理中的网民参与49第一节 网络与网民的参与性治理50一、 网络与参与式治理51二、 网络对网民参与的推动54三、 网络对网民协商的推动69第二节 网民参与的基础86一、 虚拟网络社区86二、 网络公共领域96第三节 网民参与心理120一、 追求社会公正的动机121二、 网民需求的满足128第四章 网络与政府的公共事务治理138第一节 倾听网络民意138一、 网络意见的特点139二、 网络民意与公共事务治理152三、 网络意见推动下的政府公共事务治理模式156第二节 公共事务治理中的网络意见吸纳157一、 制度化回应机制: 网络意见与法规政策制定158二、 观念转变: 网络意见与执政行为变迁165第三节 政府在公共事务中的网络议程管理173一、 公共事务中的政府网络议程管理174二、 美国的网络议程管理及其启发197第五章 网络在政府公共事务治理上的局限与未来之路207第一节 政府层面的局限208一、 电子政务上的不足208二、 民意与决策程序对接上的缺憾214第二节 网民公共事务治理参与中的缺憾217一、 网民构成217二、 网民行为221三、 公众网络信息接收方式224第三节 未来之路227一、 为公众加权228二、 从影响力到制度230三、 未来之路233参考文献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