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1.1多年冻土区隧道概述1.2高寒高海拔地区气候环境特征1.2.1气候特征1.2.2气象参数与海拔高度的关系1.3依托工程概况1.4主要创新成果第2章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温度场2.1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传热模型2.1.1衬砌和围岩温度场径向传热模型2.1.2洞内空气温度场纵向传热模型2.2多年冻土
第1章绪论1.1多年冻土区隧道概述1.2高寒高海拔地区气候环境特征1.2.1气候特征1.2.2气象参数与海拔高度的关系1.3依托工程概况1.4主要创新成果第2章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温度场2.1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传热模型2.1.1衬砌和围岩温度场径向传热模型2.1.2洞内空气温度场纵向传热模型2.2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2.2.1围岩热物性参数反演2.2.2姜路岭隧道与鄂拉山隧道温度场纵向分布规律2.2.3姜路岭隧道与鄂拉山隧道温度场径向分布规律2.3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温度场影响因素2.3.1地理环境2.3.2洞口气象2.3.3洞内风速2.3.4埋深及冻土类型2.3.5围岩热物性参数第3章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冻胀力与围岩荷载3.1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冻胀力3.1.1冻胀力形成机理及围岩冻胀性评估3.1.2考虑围岩不均匀冻胀的圆形隧道冻胀力解析3.1.3非圆形隧道冻胀力的数值计算3.1.4曲墙式衬砌冻胀力荷载的简化计算3.1.5隧道衬砌冻胀力计算实例3.2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围岩荷载计算3.2.1围岩松散荷载计算3.2.2冻融条件下隧道围岩荷载计算3.2.3考虑冻融条件和冻胀力组合的围岩荷载计算第4章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隔热保温4.1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保温层形式及材料4.1.1隧道穿越冻土区类型划分及不同冻土段中隔热保温层的作用4.1.2隧道保温层的铺设形式及效果4.1.3保温材料性能及优选4.2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保温层厚度及长度4.2.1保温层铺设厚度的计算方法4.2.2保温层铺设长度的计算方法4.2.3保温层铺设厚度和长度计算实例第5章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防排水5.1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衬砌防水设计5.1.1公路隧道常规防水系统设计5.1.2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新型维护型防水系统5.2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排水系统分段设计与衔接5.2.1季节冻土段排水系统设计5.2.2多年冻土段排水系统设计5.2.3非冻土段排水系统设计5.2.4排水系统的相互衔接5.3姜路岭隧道防排水系统设计5.3.1姜路岭隧道原防排水系统设计5.3.2姜路岭隧道防排水系统优化第6章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支护结构6.1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方法6.1.1衬砌结构设计6.1.2衬砌结构计算及强度校核6.1.3跨越不同类型冻土衬砌结构分段与衔接6.2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初期支护 6.2.1喷射混凝土6.2.2钢架支护6.2.3锚杆支护6.2.4一次模筑混凝土支护6.3多年冻土区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实例第7章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洞口边坡防热融坍塌7.1洞口段热融规律和隔热保温7.1.1计算模型和参数7.1.2洞口段热融规律7.1.3洞口段保温与支护措施7.2保温条件下洞口段边仰坡的稳定性7.2.1计算模型和参数7.2.2稳定性分析7.3热棒技术在洞口段边仰坡中的应用7.3.1热棒的工作原理7.3.2热棒群现场监测结果分析7.3.3热棒的气管土耦合传热模型7.3.4模型检验和修正第8章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长期服役性能8.1多年冻土区隧道冻害特征、机理及防治8.1.1冻害的类型、表现特征和成因8.1.2结构冻害的发展规律8.1.3冻害的防治措施8.2高寒冻融环境下结构服役性能8.2.1冻融循环作用下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劣化规律8.2.2冻融循环作用下隧道衬砌服役性能的演化规律8.2.3改善多年冻土隧道衬砌长期服役性能的控制措施附录多年冻土区隧道洞内空气及围岩温度场解析解参考文献